4月8日,澄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完成了汕头市澄海塔岗围收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草案。
先奉上一张塔岗围最新规划图
具体公示内容如下
一、规划区概况
汕头市澄海塔岗围收储片区位于澄海主城区东部,莱芜岛西侧,规划区距离澄海区政府约 8.6 公里。南与汕头龙湖区隔河相望,西与汕头东海岸新城仅一水之隔,交通便利,区位条件良好。
本次控规规划范围北至莱美路,南至外砂河,西至规划中阳大道,东至塔岗河岸线。总面积约 238.38 公顷。
二、功能定位
根据汕头市总体规划对片区的相关指引,综合规划区的价值判断和周边地区发展研究,划确定规划区的功能定位为:
——粤东产城融合示范区;
——澄海区东部门户;
——生态、智慧、现代复合型滨海新城。
三、发展规模
依照规划定位及发展趋势,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估算人口,并进行开发强度校核,预测规划区居住人口约为 8.5 万人。
片区的总用地面积为238.38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28.55 公顷。
四、用地布局规划
通过对片区用地功能的提炼,规划区形成“一带一心三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滨水城市景观带。
规划区与东海岸新城莱湾片区仅塔岗河一水之隔,本次控规落实汕头市总体 规划控制,沿塔岗河一侧布置了大片的滨水公共绿化空间,形成一条滨水城市景 观带,将城市景观与滨水景观有机结合起来,是规划片区与东海岸新城互为呼应 的绿化开敞空间。
一心:即城市综合商业商务中心。
规划方案在翠峰路南侧、梅峰路北侧布置了 1 个城市综合商业商务中心,主要建设商业综合体建筑,配置大型商业零售、酒店、娱乐康体及商务办公设施, 作为东海岸新城华侨商务区的功能延伸,形成澄海东部城区的 CSD(即中央购物 休闲区)。商业服务用地结合住宅、科研等功能混合设置,一方面承担岭海工业 园区的研发智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可增加土地开发的弹性,实现土 地开发的更优化配置。
三组团:即规划片区的北、中、南三个居住组团,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型居住区。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配套了综合医院,文化中心,中、小学、 幼儿园、组团公共服务中心、组团绿地等多种服务配套设施。
规划用地汇总表
五、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原则上遵循上层次规划中确定的城市路网布局,并与汕头市东海岸 新城塔岗围片区的干道系统进行对接,以顺畅、便捷、灵活为原则对规划区的道 路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
规划区东西向道路主要是延伸东海岸新城的主干道系统,形成片区东西向的 道路骨架;西侧南北向的中阳大道为城市快速路,主要解决区域交通功能,整个 规划区形成“三横一纵”的主干道系统。三横即莱美路、翠峰路、紫峰路;“一 纵’即规划区西侧的中阳大道。
规划区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及自行车道进行控制,
1、快速路
中阳大道红线宽度 70.5 米,道路两侧绿化带控制宽度 9.75 米,总体控制宽度 90 米。
2、主干道
规划的主干道包括莱美路、翠峰路、紫峰路,红线宽度在 35.5-60 米,其中莱美路红线宽度 35.5 米,紫峰路红线宽度 50 米,翠峰路红线宽度 60 米。
3、次干道
规划的次干道主要包括万峰路、梅峰路、莱湾路等。红线宽度为 30-60 米。
4、支路
规划支路红线宽度为 20-30 米。
5、自行车道
规划片区内 30 米以上道路(中阳大道除外)应设置独立的自行车道,和塔 岗河滨水休闲绿道一起,形成完整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引导规划区居民采用“步 行+公交”或者“自行车+公交”的低碳绿色出行方式。